大运会背后的中国风、蜀地韵真的很“巴适”!
提起成都,“巴适得很”是大家的第一印象,川味火锅成为萦绕舌尖的深刻记忆。只是,一座城市绝不止一面。已于8月8日落下帷幕的成都大运会用青春与活力的方式再次引爆大众对成都的热情,贯穿始终的文博、非遗元素,为大家带来另一个维度的地道“巴蜀风味”。不妨循着本文的介绍,开启一场关于天府之国的寻味之旅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开闭幕式上
古今、中西大“破圈”
作为成都大运会的重头戏,开幕式与闭幕式是全球目光的聚焦点。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这两场体育盛事成为巴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彩缩影。
川北大木偶
随着动感十足的说唱音乐响起,两位演员手持木偶道具、闪转腾挪,身着川剧服饰的木偶人物脸上飞快掠过中国红大花脸、巨灵神阴阳脸、大熊猫脸……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传统戏曲和现代说唱“破圈”搭档,令人啧啧称奇。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的川北大木偶
川剧变脸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出土于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是四川的“说唱”明星。闭幕式用中国武术的方式,把这些有喜感的说唱俑“复活”了,并与流行女团梦幻联动,唱出独具特色的巴蜀之声,着实让人难忘。
文物原型与闭幕式表演对比
《蜀川胜概图》
北宋画家李公麟展现昔日巴蜀风貌的名画《蜀川胜概图》在闭幕式中以古今对照的形式出现。以今日之夜景与古画相比对,展现出成都的城市变迁。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的《蜀川胜概图》图源: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直播截图
《蜀川胜概图》(局部)
蜀派古琴
传承已久的蜀派古琴、在西方乐器史有重要地位的小提琴,一曲《高山流水》、一曲《友谊地久天长》,艺术家用饱含中西特色的乐器与乐曲,表达了中国向全世界“觅知音”的期盼。这把古琴的原型是四川“相如故里”蓬安某博物馆中的绿绮古琴。相传汉代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古琴表演
绿绮古琴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金饰”于2001年发现于金沙遗址,整体为圆形,厚度极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中心为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12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芒,图案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它们等距分布于内层太阳的周围,引颈伸腿,展翅飞翔。“太阳神鸟金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古蜀先民金器制作工艺、青铜文明以及深层次意识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本次成都大运会的火种取自太阳光,而太阳神鸟金饰又直接反映了古蜀先民的太阳崇拜,因此成都大运会的火种盆、火种灯、火炬,甚至开幕式现场的点火装置、主场馆的顶棚装饰都有太阳神鸟金饰的身影。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体育场及主火炬
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图源:新华网)
成都大运会的火种盆和火种灯
成都大运会的火炬“蓉火”
奖牌利用太阳神鸟元素进行延展设计,利用不规则的扇形呈现神鸟羽翼,利用几何扇面代表太阳光芒。
青铜纵目面具
开幕式上的纵目面具造型舞者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演员们戴着面具翩翩起舞,霸气且优雅,被网友戏称为“四川奥特曼”!青铜纵目面具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年代为商代晚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有“面具之王”的美誉。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舞蹈表演中演员戴的面具,原型是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
三星堆博物馆藏青铜纵目面具
蜀绣
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由“蜀中瑰宝”铺就的一条“锦绣之路”缓缓展开,寓意全世界青年健儿追寻锦绣前程。
动态展示锦绣前程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因地缘关系而得名。共有12大类、122种,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2006年5月,蜀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参展作品蜀绣双面绣“熊猫·紫棠东来”。
蜀锦
此次大运会的奖牌绶带由蜀锦制成。绶带的正面有太阳神鸟在芙蓉旁的图样,棋盘格贯穿绶带两端;背面则是中国传统祥云纹样,和正面富有活力的现代元素相结合。
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中国代表团引导牌结合蜀锦与蜀绣工艺,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蜀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手工绣制而成,技艺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都大运会用蜀绣在蜀锦上绣制的入场引导牌
蜀锦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具有地方风格(原古蜀郡现成都地区)的提花锦类丝织物,常以多重彩经或彩纬起花,分为“经锦和纬锦”两大类。2006年5月,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乐明光”锦(局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复制。图源: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从左至右依次是晚清三绝“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
蜀锦面料高定服装 图源:四川非遗公众号
左为蜀绣三异绣屏风《闲院扑蝶图》,右为蜀锦“八达晕锦”“落花流水锦”“天华锦”
除了开、闭幕式的精彩表演,在场景营造、场馆打造等层面也全方位植入了四川非遗元素。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由12000多块彩釉玻璃拼成的“太阳神鸟”穹顶熠熠生辉,持续擦亮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凤凰山体育公园酷似盖碗茶的造型蕴含着中国人的待客之道;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的外立面造型是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瓷胎竹编”工艺的抽象简化,增强了建筑体量感、光影感和雕塑感。
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
瓷胎竹编 ©西行
02
大运村中
悠久文化“遗”起绽放
成都大运会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巨大的舞台。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托大运村、非遗博览园、太古里、宽窄巷子、青城山、西岭雪山、三星堆博物馆等46个成都大运会文化展示交流活动点位,设置非遗展销体验场景或非遗专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成都感受到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卓绝魅力。
皮影戏
在运动员的操纵下,中国传统皮影戏与欧美流行音乐相互搭配,别具风味。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被誉为最早的动画。
体验皮影戏
新津绳编
来自美国、新西兰、芬兰、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兴致勃勃地随着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艺的教学,编绳成结。新津绳编传承上千年,起初由新津千年道观老君山的道士创编盘发结和佛尘结,逐渐流传至民间。民间绳编手工艺人们在田间劳作之余,用简单的工具和各色的绳子创造出精美的编织品。
作品展示
彭州敖平风筝
体验区域内,来宾可以从“川剧熊猫”“金玉满堂”“醒狮迎宾”3幅图样中选择喜欢的进行风筝制作。
彭州市敖平镇被称为“风筝之乡”。敖平风筝制作技艺2019年被列入第六批成都市级非遗名录,是川派风筝的典型代表,精巧细腻,美轮美奂,“扎、糊、绘、放”每个步骤都需要匠人用心完成。迷娥儿(蝴蝶)、叮叮猫儿(蜻蜓)、鲶巴朗(鲶鱼)、太阳鸟等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风筝造型。
3款风筝样式
成都漆艺
这件成都漆器工艺厂的漆艺花瓶《虞美人》在7月27日展示给印度尼西亚访华的总统夫人伊利亚娜。该漆艺花器造型优美流畅、天然漆色泽细润,尽显东方之美。作为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以天然生漆、实木为原料,胎体不拘,做工讲究,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制品。2006年5月,成都漆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漆艺花瓶《虞美人》
成都漆艺精品《秋叶花器》《牡丹宝相瑞叶花器》《春花花器》 图源:文旅成都
书法
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内还有一些传统文化项目体验,每天会提供大概1400人规模的书法材料,多国运动员都体验了该项目。来自荷兰的女子赛艇运动员丽莎会选择在比赛前来此练练书法,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帮助自己转移注意力,寻求内心的平静。越南的高茶媚把“大展宏图”这幅字挂在了卧室墙上,希望它的寓意能激励自己实现愿望。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来自意大利的达米亚诺·多梅尼科·瓦莱里奥尝试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每天来体验中国书法的运动员络绎不绝。
拓印
为了让海外运动员更好地体验拓印和年画这两项中国传统文化,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提供拓印年画的体验活动。很多外国人对年画的含义十分感兴趣,他们想把自己做好的年画带回去送给家人、朋友,有位印度运动员花了两天时间在这里制作了6幅年画,还让志愿者帮他写上他的中文名字。他要把一幅画着寿桃和聚宝盆的年画送给家人,还要送一幅画着老虎、写着“虎虎生威”的给朋友。
拓印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长篇碑文最多之质材当推石料。
罗马尼亚运动员斯特凡妮娅-帕特里夏·克蒂内安通过拓印的方式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
国画
国画体验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阶”体验,运动员可以选择卷轴或扇面,尝试画一幅国画。他们通常会选择在扇子上画上熊猫、牡丹等图案。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焦海龙(前左)在为爱沙尼亚运动员阿德利娜(前中)和汉娜(前右)示范中国画的绘画技法。
各国运动员纷纷展示他们所绘制的国画。
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全省21个市(州)联动,300多个四川非遗代表性项目的3800余件作品、产品统筹参展,28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活态展演,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成都享用了一份“川味儿”的文化盛宴。碍于篇幅,更多有关于巴蜀文化的探索,更多的非遗技艺,就有待各位读者亲自去体验了。
编辑|张诗溦
审校 | 周章胜
图片|本刊资料库、网络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